第(1/3)页 “这泥婆罗国有两个王子,大王子同他父亲的立场一致,一直支持吐蕃。可是二王子哈日桑曾在周边诸国游历,与这些国家的关系很是亲近,他很想劝服国王与周边小国联合起来,对抗吐蕃。” 李恪听到这个消息,精神便为之一振。 吐蕃的强大是历史趋势,自己若不强行逆天改命,这个高原王国将会成为大唐的劲敌。 但现在就攻打吐蕃,李恪并没有万全的把握。 所以,他不断寻求机会,想给吐蕃制造麻烦。 现在天然的盟友送上门来,正给了他这个机遇。 这二王子与自己利益一致,倒是可以利用他去劝说那泥婆罗国王,让泥婆罗国改旗易帜,反抗吐蕃。 想到这里,李恪立即下令,让细作随时留意那二王子的动向,一旦他到了蜀地,立刻请他来见自己。 接下来的时间里,李恪继续发展生产,他最近将重点都放在了纺织厂的扩建上。 蜀地各处都已建满了纺织厂,基本已达到饱和状态,但商会在全国各地仍在不断新建工厂,还有大量的地区需要规划布局。 但新建一个厂区,并非只是造了工厂招些人就完事了。 这些普通农户,虽然对传统织造很是熟悉,但对于新型的纺织机械并不了解,需要有精通此道的师傅带领。 所以李恪不得不从蜀地往外调派人手,前去各地区指导。 蜀地纺织厂人员经验更丰富,素质更高,对新生事物的接受能力也更强,所以李恪每每有什么新鲜的想法,便都拿在蜀地做试验。 比如棉布等新鲜布匹,就是在蜀地最先投产的。 这棉花在大唐只是种观赏作物,并没有被应用于纺织业,富贵人家一般所用布料都是锦绫罗绸等丝织品,而普通百姓,多用的是葛麻等为原料制作的粗布。 这两者之间,成本上天差地别,价格自然大不相同。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