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2/3)页 但凡是真正有能力的治世之能臣。 基本上都会和帝王和平相处。 哪怕对于帝王的一些政策和方法不太擅长。 但也绝对不会驳斥了帝王的面子。 除非是某些事情确实是做的太过分了。 在合适的时候,说合适的话。 这才是一个聪明人应该做的事情。 魏征就不是一个聪明人。 但他也不是说真的没有情商。 只是他的身份,以及大唐朝堂的环境。 都需要这样的一个人。 并不是说他就真的不怕李世民生气。 大唐朝堂,需要有一个人能够站出来,从侧面证明李世民的贤明。 魏征就是这样一个人。 没有魏征。 李世民也不可能在历史上留下那么好的名声。 但李恪不需要这样的臣子。 他虽然说没有打算当一个昏君。 但也不可能为了当一个千古留名的明君。 就放弃属于自己的生活。 再说了。 哪怕真的是千古一帝。 也照样有吴栓飞根本不喜欢他。 他不可能做到让所有人喜欢。 不管怎么做。 后来的历史上。 他的名声都不可能是一面倒的好。 既然如此。 那他为什么还要在这件事情上,迁就别人呢? 他只要做好自己,问心无愧就行了。 至于那些人的意见。 他们想说什么就说呗。 他又不在乎。 他的民众知道他的贤明就足够了。 他没有成为圣人的打算。 李恪坐在书房里。 又看了一遍写好的两个国家的发展策略。 这才将两分方案收起来。 这两个方案。 他希望永远没有拿出来的机会。 这代表着。 房玄龄和狄仁杰在管理方面,确实是非常有能力。 然而这样的事情。 基本上是不可能的。 房玄龄倒是还好。 毕竟跟在李世民身边很长时间。 他耳濡目染也学会了不少东西。 这些东西。 就能让房玄龄很容易就驾驭象雄王国。 再说了。 象雄王国本身的秩序并没有混乱。 官场体系还是在的。 只需要进行改变就好了。 但骠国不一样。 狄仁杰只是一个新兵蛋子。 第(2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