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过了上元节。 宫里渐渐安宁下来。 赵君尧依旧忙得脚不沾地。 开了春,户部一大堆事等着呢。 这里旱了、那里青黄不接百姓闹事儿了。 亦或者是某某地方头一年受了灾,粮食颗粒无收,需要朝廷拨救济种子下来。 再加上今年雪大,有些靠北边的地方开春还在闹雪灾。 这一桩桩一件件的看似事小,可凑在一处一起涌上来,就十分费神。 元宵节后第一天上朝。 朝堂上‘热闹’地都快打起来了,三省六部没有一处叫他省心。 一直到快中午该用午膳的时间,朝会才总算安稳结束。 赵君尧揉着突突直跳的太阳穴,脚步匆匆直奔御书房。 没错,那里还有数不清地雪片似的折子再等着他批阅。 虽然在百官面前,赵君尧有些高冷面瘫。 但他确实是个兢兢业业的好皇帝。 他绝对做不出抛下朝堂百姓,去后宫享受老婆孩子热炕头的事。 所以…… 自元宵节过后。 夏如卿基本没再见过他。 虽说赵君尧夜夜都过来。 可每次他回来时她已然入睡。 他起来早朝时她还没醒。 就这样,同床不见面的日子,一直持续到了二月。 …… 二月上旬。 经过赵君尧半个月时间兢兢业业的努力。 朝堂政务总算理顺了。 雪灾的地方由朝廷出款赈灾。 青黄不接的地方还是由朝廷出面赈灾。 没有种子的地方,依旧是朝廷出面补发种粮。 到了二月中旬,关于春耕的农事基本就结束了。 换句话说就是。 要闹早就闹了,现在还没闹就是不会再闹了,因为闹也没用! 春耕过去。 基本一年最忙的时候也就过去了。 夏如卿的封后大典定在在三月初。 赵君尧也正好闲下来。 二月下旬 某日一大早,紫苏和紫月喜气洋洋地抬着一口雕红漆的大箱子从外头进来。 进前厅把箱子放下。 二人就迫不及待地进门禀报。 “娘娘,您的吉服做好了,快来试试!” 离大典还有不到十日的功夫。 内务府的针线房经过这么多天努力,终于将皇后的吉服一针一线给制了出来。 这么繁复,这么复杂,这么难。 实在是不容易。 连夏如卿也没想到这么快就能做好,她还以为要再等几日! 第(1/3)页